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市红十字会

汇聚人道力量 谱写博爱篇章

发布时间:2014-09-24 00:00 浏览量:

汇聚人道力量  谱写博爱篇章
——益阳市红十字会工作素描


    益阳市红十字会于1989年建会,2008年理顺管理体制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市红十字会锐意进取,彰显博爱精神。先后多次获全省救灾工作先进集体,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救护培训工作先进单位,2013年获全省红十字系统先进单位。多年来,红十字会交出了一份又一份合格的答卷。
 

 第一篇:厚积薄发   苦练内功强基础

    水之积也不厚,其负大舟也无力,健全的组织是做好红十字会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条件。2008年,益阳市红十字会在全省最早成立了党组,并配备了纪检组长,这在全省都是少有的。与此同时,全市各个区县(市)红十字会的管理体制也迅速理顺。益阳市红十字会大力加强内部制度建设,提升规范化水平,形成以制度管人、以制度管事的良好工作规范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,大力开展“廉洁红会”创建工作,要求红十字会所有党员干部要守住三条线,即“守住红十字会工作职责的红线、守住救灾款物的高压线、守住清政廉洁的生命线”。随着“三访三化”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,市红十字会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建设,推出“五零”工作法,要求红会系统干部做到:求助工作零推诿、救助服务零距离、款物发放零差错、群众满意零投诉,作风问题零容忍。先后深入建新里、南岳宫、桃花仑等社区开展走访慰问、扶贫助学、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等系列帮扶活动,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,既锤炼了干部的作风,又提高了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。
    多年“苦练内功”,市红十字会锤炼了真正按规矩办事,按规则行事的准则,这些做法,得到了省红会的充分肯定,并在全省红十字会系统推广。

 第二篇:扶危济困  雪中送炭见真情

    都说锦上添花易,雪中送炭难,对益阳市红十字会来说,雪中送炭已经成了一项日常工作。
    2008年以来,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、台湾莫拉克台风、芦山地震、鲁甸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,市红十字会凝聚全市人道力量,广泛开展赈灾募捐活动,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。近年来,益阳先后遭受了冰灾、水灾、旱灾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袭击,灾情面前,市红十字会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,在人民群众中树起了一座座丰碑。5年来,全市各级红十字会为灾区募集社会捐赠款物价值1843.05万元。今年7月,我市桃江县、安化县等地遭受暴雨灾害后,通过省红十字会紧急调拨50万元物资,连夜发放到灾民手中;组织益阳知名书画家开展捐赠义卖活动,募集资金10.96万元,帮灾民度过难关。
    益阳市红十字会还努力把红十字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精神落实在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上,想方设法,筹集款物传递爱心。一是助学。组织志愿者前往安化等偏远乡镇支教,连续4年资助安化田庄中学14名贫困学子,援助大通湖区民和村、资阳区茈湖口镇、安化县长塘镇等偏远地域支教资金和设备10余万元。二是助老。关爱老年群体,为赫山区重阳敬老院、资阳区怡康老年公寓争取红十字会总会“曜阳托老所”项目,获赠物资设备60万元,为我市老人提供日托服务建立了新的养老模式。三是助困。每年元旦春节期间,全市各级红十字会积极筹措款物,组织人员深入困难家庭,慰问特困群众。在赫山区桃花仑社区、资阳区金花湖社区、高新区金山社区等12个社区建立了红十字博爱超市,定期为特困群众送去米、油、衣物、棉被等生活用品。五年间,共向全市特困家庭送去慰问金347.7万元以及价值440多万元的物资,受益人数达4.8万余人次。四是助医。积极申报小天使基金、天使阳光基金,为我市39名贫困白血病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放救助金159万元。五是助孤。积极参与“仁爱中华、圆梦一家”大型公益活动,对失独家庭和孤儿进行结对帮扶。六是助残。与资阳区南岳宫社区福利工厂残疾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,帮助他们排忧解难;每年慰问建新里社区10名残疾人,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心坎中。



第三篇:博爱银城  全民行动献爱心

    点滴关爱暖人心,近年来,益阳市红十字会高高擎起红十字会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旗帜,让许多人走出了困境,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心队伍中来。
    近年来,益阳大力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、交通管理模范城市等活动。借此东风,益阳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工作逐年拓展,全面实现了进机关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乡村的目标。近年共开展救护员培训25期,培训救护员2128人;普及培训人数25万人,居全省前列。益阳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常抓常新,亮点纷呈,目前有红十字志愿志愿者1128人。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用实际行动践行红十字理念,广泛开展筹资募捐、扶老爱幼、访贫问苦等志愿服务活动。哪里有灾难,哪里就有红十字志愿服务者的身影。以全国金牌志愿者刘华为代表的爱心家园服务队,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上千次,筹集发放爱心物资200余万元,服务对象2万余人次;以周波、丁凯为代表的大学生村官红十字志愿服务队,通过网络微公益开展“圆梦大山”爱心助学和“雷锋书屋”创建活动,获省文明办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提名奖,已成为益阳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。
    无偿献血、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器官捐献,也是益阳红十字会工作的一大特色。近年来,益阳红十字会广泛宣传和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“三献”爱心公益活动。全市无偿献血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,大通湖区、桃江县、沅江市等县市区均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志愿者献血队伍。稳步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,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逐年递增,累计完成2100人份志愿者入库,7名分别来自安化县、南县、赫山区、资阳区的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。扎实开展人体器官捐献,实现人体器官捐献24例,其中赫山区捐献8例,帮助65名重病患者重获新生。(郭蓉  徐新华)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信息来源:红十字会作者:红十字会
打印 关闭